2013年12月5日 星期四

默想耶穌 第七日 從童年到成年

第七日 從童年到成年


經文
  「孩子漸漸長大,強健起來,充滿智慧,又有神的恩在他身上。每年到逾越節,他父母就上耶路撒冷去。當他十二歲的時候,他們按著節期的規矩上去。守滿了節期,他們回去,孩童耶穌仍舊在耶路撒冷。他的父母並不知道,以為他在同行的人中間,走了一天的路程,就在親族和熟識的人中找他,既找不著,就回耶路撒冷去找他。過了三天,就遇見他在殿裡,坐在教師中間,一面聽,一面問。凡聽見他的,都希奇他的聰明和他的應對。他父母看見就很希奇。他母親對他說:我兒!為甚麼向我們這樣行呢?看哪!你父親和我傷心來找你!耶穌說:為甚麼找我呢?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麼(或作:豈不知我應當在我父的家裡麼)?他所說的這話,他們不明白。他就同他們下去,回到拿撒勒,並且順從他們。他母親把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裡。耶穌的智慧和身量(或作:年紀),並神和人喜愛他的心,都一齊增長」(路加二章40~52節)。

釋義


  關於耶穌童年的歷史,路加記載最詳細;大家公認他從馬利亞口中得不少寶貴資料。他說:「孩子漸漸長大,強健起來」,與路加一章80節,總結約翰的童年事蹟用語相同,衹是多了一句「充滿智慧;又有神的恩在祂身上」。這整句話的意思是說明,耶穌具有真正的人性,同其他孩子一樣,體格漸漸發育。此處所說的智慧,是論到他經驗智識的增長,猶如孩子們藉著在會堂裏學習,經驗、觀察而增加自己的常識。但,路加用「充滿智慧」,似乎在說,耶穌整個孩童期都滿有智慧。接著再用「又有神的恩在他身上。」神的恩典使這個孩子喜樂、可愛;同時,這個孩子又懂得用自己感受喜樂的事,去影響旁邊的孩子。
  一般虔誠的猶太人父母,他們的兒子在十二歲這個年齡,都要接受「成年禮」,意思成為「律法之子」。循例只需在拿撒勒會堂接受這個禮儀,也可能上聖殿去接受。有一樣可以確定,耶穌這一次進聖殿的時候,是帶著「律法之子」的權利進去的。他獨自逗留在耶路撒冷,乃出於他個人意志的舉動。他坐在拉比腳前受教。他自己想要作一個學生,他以門徒的身份坐在那裏。他們與他談論教導他,並且問他問題。他的回答使拉比和旁人大感驚奇。他也和其他的門徒一樣的發問,他從平日在家裏,在會堂裏所受的訓練中提出問題,同樣叫他們驚奇——驚奇他的單純,樸實所表現出來的澄澈理解和敬虔。
  馬利亞和約瑟,發現孩童耶穌失蹤時,已經走了一天的路程,以為他在同行的人中間;找不著,只好回頭走了三天,遇見他在殿裏。馬利亞用母親的溫柔話,「我兒,為什麼向我們這樣行呢;看哪,你父親和我傷心來找你。」接著,我們首度聽見這孩子口中吐出了美麗言辭,單純、天真、自然、真實地說:「為什麼找我呢?豈不知我當以父的事為念麼」?接著,他就同他們下去,回到拿撒勒;並且順從他們。
  五十二節的話,簡短而意義深長。耶穌從十二歲到三十歲,這十八年時間,整個事實全涵蓋在這句話裏面。這十八年的增長和前面十二年的長大完全不同。五十二節的「增長」一辭,從「先鋒」一辭來,意思是,指揮先鋒軍隊,逢山開路,遇河架橋,向前推進。「增長」另一面意思是,鐵匠用鎚子擊打使鐵塊變長、變寬、成型。完整意思是說,耶穌從十二歲至三十歲的期間,他的工作與生活純以一種不屈不撓的行動,主動積極地發展;為了他生命中負有的神聖責任,必須為自己闖出一條路,並且要學會管理自己。
默想


  我當如何從生活中學習智慧,和經歷神的恩典,並使自己心中有的喜樂,也叫別人感受到愉悅。在艱難的環境中,前進不休地增長!
  主耶穌對父母的順從,和對天父的順從:「有了我命令又遵守的,這人就是愛我的;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,我也要愛他,並且要向他顯現。」
默禱


  主阿,渴慕你教導我,對人性的理解,和對神的恩典,有正確領受與生活體認。聖父阿,求你使我用信仰的心,來認識並愛慕你的愛子耶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